聽首席專家講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作者:王巍
出版日期:2025年4月
定價:HK$188
頁數:280頁
裝幀:平裝
開本:16
語種:中文繁體
ISBN:9789888869879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是國家重大戰略性科研項目,以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與早期發展,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過程,中華文明形成的標誌特徵,各地區的文明化進程等為研究重點。

本書由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撰述,以兼具通俗性與學術性的方式,介紹「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近20年的主要研究成果,對距今5500年至3500年我國各地區文明遺址的考古發現,圖文並茂地作了精彩還原和概括闡述。本書使探源工程的綜合性成果首次以著作的形式呈現於眾,是讀者了解中華文明起源的一部精要之作。

王巍

漢族,1954年生於長春。1982年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歷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長、所長,《考古》雜誌主編。

現任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一級研究員)、歷史學部主任。中國社科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德國考古研究院通訊院士、美洲考古研究院終身外籍院士,第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河南大學特聘教授,黃河文化研究院院長,國家「十五」到「十三五」重大科研項目⸺「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項目執行專家組組長,《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卷》第三版、《中國考古學大辭典》、《中國考古學百年史》主編,三星堆遺址發掘考古諮詢專家組組長。迄今發表、主編論著近十部,發表論文百餘篇。

2012年以來,先後率隊赴烏兹別克斯坦、洪都拉斯和埃及實施對古代文明遺址的考古發掘。

緒論 問題的提出  / 001
 
第一章 關於「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 005
第一節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背景與緣起 / 007
第二節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宗旨與特點 / 012
第三節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研究內容  / 018
 
第二章 社會分化 文明曙光  / 021
第一節 中原地區—河南靈寶鑄鼎原遺址群  / 023
第二節 長江中游—湖南澧縣城頭山遺址  / 028
第三節 長江下游—江蘇張家港東山村遺址  / 032
 
第三章 古國四起 文明初成  / 039
第一節 黃河中游—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甘肅大地灣遺址和慶陽南佐遺址  / 042
第二節 黃河下游—山東大汶口文化遺址、焦家遺址、滕州崗上遺址  / 056
第三節 遼河流域—遼寧喀左牛河梁遺址群  / 060
第四節 長江中游—湖南澧縣雞叫城遺址、湖北城河遺址、河南南陽黃山遺址  / 074
第五節 長江下游—安徽含山凌家灘遺址  / 087
 
第四章 古國文明 高潮迭起  / 095
第一節 長江下游—江蘇趙陵山和草鞋山遺址、浙江餘杭良渚遺址  / 098
第二節 長江中游—湖北石家河城址  / 124
第三節 長江上游—四川成都寶墩遺址  / 129
第四節 黃河下游—山東城子崖遺址  / 134
第五節 黃河中游—山西陶寺遺址、陝西石峁遺址、山西興縣碧村遺址  / 138
第六節 黃河上游—齊家文化青海樂都柳灣遺址  / 175
 
第五章 文明轉型 王朝建立  / 179
第一節 夏朝建立 廣域王權—河南⼆⾥頭遺址  / 181
第二節 商朝建立 王國興盛—河南鄭州商城遺址、安陽殷墟遺址  / 190
第三節 王國文明 異彩紛呈—四川三星堆遺址、江西新干遺址  / 201
 
第六章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成果  / 211
第一節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提出判斷進入文明社會的新標準  / 213
第二節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起源、形成與發展過程  / 222
第三節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揭示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的環境背景與生業基礎  / 232
第四節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對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過程和機制的認識  / 241
第五節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揭示的文明交流與互鑒  / 254
 
結語  / 256
後記 王巍:我親歷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 258
參考文獻  / 266
鳴謝  /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