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i 前言
第一章 近代日本人的中國認知(1850 - 1940)
002 一、緒論
004 二、江戶末期日本人的對華認知(1850—1867)
011 三、明治初中期日本人的對華認知(1868—1894)
018 四、明治後期日本人的對華認知(1895—1911)
024 五、大正時期日本人的對華認知(1912—1925)
031 六、昭和前期日本人的對華認知(1926—1940)
第二章 谷崎潤一郎的中國因緣和中國印象
038 一、緒論
040 二、谷崎潤一郎的中國因緣
050 三、谷崎潤一郎與現代中國文壇的交往
065 四、谷崎潤一郎文本中體現的中國印象
081 五、結語
第三章 芥川龍之介的中國因緣與中國認知
—以《支那遊記》為中心
086 一、芥川龍之介的中國因緣
092 二、芥川龍之介的中國遊歷
097 三、芥川龍之介的中國認知
115 四、結語:困惑於古典中國與現實中國之間的芥川龍之介
第四章 村松梢風:「魔都」意象的製造者
120 一、從上海開始的中國因緣
130 二、與中國新文學家和政治活動家的交往
141 三、「魔都」意象
149 四、「一二八上海事變」與村松梢風的日本人立場
第五章 金子光晴:一個詩人的中國體驗
168 一、與中國相關的履歷和在中國的遊歷
189 二、上海印象和江南屐痕
203 三、一個非主流詩人的反戰聲音
第六章 草野心平的中國因緣與中國圖像
214 一、緒論
215 二、廣州四年半:早期的中國經歷與中國圖像
230 三、日本侵華戰爭時期的中國圖像
256 四、結語
第七章 阿部知二:從北平到上海
262 一、早期的文學活動和思想傾向
267 二、從北平到上海
289 三、「上海物」中展現的人物和意念
313 四、中國體驗對於阿部知二的思想意義
第八章 武田泰淳的中國敘述和中國認識
322 一、武田的中國因緣
333 二、「上海的螢火蟲」
340 三、「上海物」和上海印象
355 四、武田的中國敘說和中國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