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國戀鄉著稱的潮人,既有強烈向心力、凝聚力又勇於走向世界、向外拓展;既崇尚謙直、穩重、中和等儒家所推崇的美德,又不拘一格、隨機應變;他們外表質樸、自抑而內在卻不乏火熱奔放的激情!這種外魯內慧的雙重性格是怎樣煉成的?這和世代居住的環境有甚麼關係?林凱龍的這本《潮汕老厝》,試圖從文化學和建築學角度回答這個問題,可見該書不同於一般民居著作,值得推薦!
——莊學山
(香港潮屬社團總會主席、香港潮州商會會長、香港中南集團主席)
記得十多年前,在汕頭見到凱龍精美的潮汕建築照片,當即邀請他攜照片參展“香港潮州節”並撰文介紹,展出之後,鄉親反映強烈,好評如潮;後來,無論是組織香港“潮青”潮汕文化體驗團,還是拍《嶺南尋根之旅》電視片,或請他設計路綫、或當嚮導帶隊,均不負所望、幫助良多;今天,凱龍的《潮汕老厝》在香港推出海外版,既是緣份,更是旅港潮人熱愛家鄉的見證!
凱龍這本專著,不單介紹潮汕老寨、村居與寺廟,它的價值還在於藉潮汕建築藝術,帶出潮汕歷史、地理和風俗等文化特質,進而追溯大陸文化與海洋文化所帶來的影響,既為海外僑胞開啟一片了解潮汕文化的櫥窗,同時,也將引發讀者對潮人心靈故鄉作繼續探索的慾望!
——高永文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國際潮青聯合會永遠會長)
林凱龍老師近三十年來走街串巷,深入潮汕鄉村搜集資料拍攝照片,對潮汕老厝了若指掌。故這本書資料詳實、可靠,基本上反映出潮汕鄉村古建築的全貌。
更可貴的是,林老師並沒有停留在“就厝論厝”階段,而是抓住“潮州厝,皇宮起”這一主綫,沿波討源,考證出中軸對稱、向心圍合的“下山虎”、“三壁連”、“四點金”、“駟馬拖車”、“百鳥朝凰”等潮汕老厝,不但保留唐宋遺韻,而且其源頭可溯至古代世家大族的“府第式”民居,是皇家建築在潮汕的遷延!這一發現應是這本《潮汕老厝》最大的學術成果, 也使該書不同於一般民居著作,值得推薦!
——王受之
(美國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終生教授、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
林凱龍先生這本積十數年之功寫成的《潮汕老厝》,緊扣四海潮人心靈故鄉這一主題,從建築藝術出發,通過對“京都帝王府”如何演變為“潮州百姓家”的分析論證,對潮汕老厝的形制與格局、特殊裝飾工藝及對潮人的影響等,均作了精闢的闡述。還旁及潮人來源、風水傳說、歷史掌故、民俗文化、中外建築比較等等,文筆通暢、趣味盎然,是融學術性和可讀性於一爐的佳作!
林凱龍先生還是很有成就的畫家和攝影家,開闊的視野與獨特的視角為他的研究提供大量精彩的圖像,通過這些圖像,讀者可以在藝術享受中認識底蘊深厚的潮汕民居的價值,而更自覺地加入保護文化遺產的行列!
——司徒立(Szeto Lap)
(法籍華裔著名畫家和理論家;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現象學研究所所長,藝術哲學與文化創新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從事潮汕語言文化教學近二十年,我常向學員說,我的潮汕知識都是偷來的。而對潮汕民居的認識,就是偷自林凱龍兄。偶有閒暇,每愛捧著凱龍兄的力作《潮汕老屋》,按圖索驥,尋幽探秘。幾年前為電視台拍攝潮汕文化節目,無有凱龍兄這枝“盲公竹”,直是茫無頭緒,不知從何入手。潮人稱屋作厝,潮汕民居雖無徽派馬頭牆的奪目外觀,但形制格局獨特而恢宏,獨承華夏古風,詮釋潮人敬祖重親的精神追求。凱龍兄美術民俗雙修,他以藝術家的靈睿,苦心孤詣,透析潮汕民居的文化意涵。此次凱龍兄將《潮汕老屋》易名《潮汕老厝》在海外出版,既為潮厝正名,亦為饗吾輩之飢,鄙心殊幸,願以薦同好。
——許百堅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副研究員、理大與潮州商會合辦《發現潮汕》課程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