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兩岸:近代香港的人和事

作者:周佳榮
出版日期:2016年9月
定價:HK$98
頁數:272頁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語種:中文繁體
ISBN:9789888369676

從十九世紀中葉起,香港就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佔重要席位,是亞洲現代化的先進城市之一,影響及於中國內地和其他亞洲國家如日本等。
    本書從香港在中外交通和海洋事業的地位談起,縷述近代名人訪港見聞和從事文教活動的情況,論證香港在書刊、翻譯、語文、新聞、政治活動等領域,開近代亞洲風氣之先,連接區域網絡,引領潮流;此外,也有專文探討香港各大重要商會和社團,介紹香港史地研究文化考察專著。全書分三輯,從「人和事」的角度,闡明香港在近代中國和亞洲所擔當的獨特角色。
 

周佳榮,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曾到日本廣島大學、大阪外國語大學進修,專攻東亞史及日本研究。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教授,主講近代中國思潮、香港報刊與近代中國、二十世紀日本等科;曾任歷史系系主任、近代史研究中心主任、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及擔任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會長、博物館專家顧問等職務。香港史研究方面,著有《香港潮州商會九十年發展史》(2012年),合著《香港中華總商會百年史》(2002年)、《香港聖公會聖保羅堂百年史》(2013年)、《這代人的街角──香港民生影像1950─1970》(2015年),主編《閱讀香港──新時代的文化穿梭》(2007年),合編《當代香港史學研究》(1994年)、《陶行知與香港「中業」教育》(2010年);其他著作,包括《中國醫學史辭典》(2002年)、《新民與復興──近代中國思想論》(2008年)、《近代日人在華報業活動》(2012年)等多種。

第一輯 文化交流和亞洲發展
晚清外交官論香港的海防地位
在香港與王韜會面──中日兩國名士的訪港錄
十九世紀香港書刊在日本的傳播
十九世紀香港與琉球的文化關係
香港新詞對近代中日兩國語文的影響.
行道濟世另一章──關景良與香港剪髮不易服會
從辦報到著述──馮自由與辛亥革命
香港網絡與亞洲視角──孫中山思想的當代意義
陶行知與香港──三次訪港留下的影響
陳寅恪的穗港因緣──以陳君葆日記為線索
第二輯 商會社團與文教活動
亞洲第一學府──《古樹英華──英華書院校史》外一章
中醫藥在香港早期醫院的應用──以東華三院為研究個案
尋找華商的故事──從《香港中華總商會百年史》說起
香港商會與粵港文化交流──從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香港商會歷史的地位──兼論九龍總商會的時代角色
嶺南畫派三大家在港澳的活動──以高劍父事跡為主要考察
歷史現場與城市變遷──孫中山在香港活動的史蹟
蔡元培留給香港的記憶
兼容並包和教授治校──蔡元培辦學理念對香港的啟示
許地山論香港史地及教育狀況
第三輯 史地研究及文物考察
《馬鞍山風物誌──礦業興衰》獻辭
成長的痕跡──《集體回憶香港地》序言
《建人.建智──香港歷史建築解說》序
我也舊事重提──《香港舊事重提》序
《嶺南之風──美孚荔枝角公園實地考察》序
《圍城苦戰──保衛香港十八天》序
《蛻變西貢──尋覓城鄉.文化.承傳》序